人類文明的第一行腳印,由腳踩濕漉漉的河邊,延伸至山頭田間、村落城鎮……時空鬥轉至數萬年之後,人們追尋文明足跡的最佳場合,也只有通過博物館了。每一座博物館,都是一部濃縮版的科學技術發展史和工業文明進化史。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一種全新的數字博物館則將普通大眾與文明的對話距離拉得更近了。
  新平臺:百科數字博物館全新上線
  5月18日,正值世界博物館日,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的頁面全面升級至3.0版本,正式由網頁聚合升級為全國最大最全的博物館互聯網平臺,收錄的博物館也從原有的50餘家擴充到1500家。從AR虛擬體驗,到高清全景拍攝,從藏品3D旋轉,到無線端二維碼,技術與內容的豐滿,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和瞭解歷史文物。雖然博物館的數字化在國外已經十分成熟,但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在2012年1月上線之初,還是讓網民炫酷體驗了一把3D文物的極致誘惑。百度百科將博物館置身於數字時代的滾滾紅潮中,也由此成為國內博物館數字化的先行者。
  輕點鼠標,手機和電腦前的網民就能身臨其境的捕捉到千里之外“三星堆”、“雲岡石窟”等文明遺跡的神秘魅力。眼前的青銅器、玉石器、佛像等全部以3D效果逼真呈現,可以隨意縮放、視角能夠全方位調整,配合文字說明和錄音解說,網民可以更加便捷的感知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如今,全新的數字博物館平臺收納了更多傳統線下博物館的璀璨風光和文物瑰寶,也打造出了一個數字化、立體化的知識普及平臺,供全世界的網民感知互聯網帶來的知識魅力。
  新體驗: “碼”上逛館,不再走馬觀花
  伴隨3.0版本一同登場的,還有更加個性、便捷的體驗。除了全新3D虛擬成像技術所營造的酷炫感官體驗,二維碼的無縫對接也讓觀展變得更加妙趣橫生。用戶通過活動體驗掃碼進入百度百科無線端藏品詞條,就能進行指尖上的3D看館;全國14個省市的近30家博物館已經覆蓋了百度百科二維碼,在實地游覽博物館時,你只要輕鬆掃描藏品外放置的二維碼,就可以進入相關百度百科詞條,看到藏品內容的詳細介紹,聽到語音解說,即使沒有導游也能瞭解藏品的前世今生,逛博物館再不也不是“走馬觀花”了。
  升級版的百科數字博物館在導覽和互動方式數字化方面的努力和嘗試,既彌補了傳統博物館場地、解說、空間距離等因素的制約,也讓數字博物館的社會公共服務質量更上一層。
  移動歷史展館:人類文明觸手可及
  早在2011年,李彥宏就在國內力推互聯網思維,認為互聯網可以幫助傳統行業更先進。但直到2013年,才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開始將目光轉向於此。數字博物館的率先上線,是新技術在傳統行業的應用,也是百度百科聯動博物館共同打造的一個用戶身邊觸手可及的移動歷史展館。
  輾轉千年的文物,終究抵擋不了時間的侵蝕,最終還將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百度百科採用數字的方式保留歷史文化古跡,就如同給文物定製了一本厚重質感、耐得住時光流逝的史冊,值得珍藏翻閱、傳世流芳。
  互聯網新技術讓傳統行業煥發新春,移動歷史展館讓人類文明觸手可及。其實,數字化博物館的目的歸根到底還是更好的實現教育和文化傳承。百科數字博物館首頁的數據顯示,已有1000多萬名參觀者前來觀看。經過一次次感官和心靈上的震撼,相信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網民大眾能在它的召喚下進行實地參觀。
  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平臺,收錄了人類進步的壯觀景象以及歷史的滄桑巨變,裡面的每一部、每一頁都飽含著濃濃的時光沉澱和文明因子。百科數字博物館的平臺升級,給用戶們創造出了文明新體驗,也在互聯網洪流的裹挾下,激撞出新的文明火花。 來源:北京信息港
  【打印】【頂部】【關閉】
     (原標題: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全面升級 人類文明觸手可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c41kcuva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